移動人眼中的MagicBook Pro

近兩年來,我開始以【移動人】自居,挑電腦也盡量從盡可能適合移動用途的角度出發,所以前年開始我挑的筆記本都是在12寸(16:9)到14寸(16:10)左右尺寸,重量盡量在1KG附近的範圍內。包括前年和去年買的LIFEBOOK UH,今年買的MacBook Air皆是如此。

但就是這麼一個移動人,為什麼會突然看上了16寸,最輕1.79KG(實測1.8KG)的榮耀MagicBook Pro 16呢?

一切的開端

之前看了某個派的一篇關於桌搭的文章,裡面提到了升降桌和掛飾板的平替,當中包括了宜家的一張手動升降桌。對於渴求升降桌的我看到這個自然是立刻入手了。

買了這張升降桌之後的最大用途。
買了這張升降桌之後的最大用途。

由於家徒四壁,買回來之後主要是作為吃飯的小桌子,以及懶的時候直接把鍵盤滑鼠放桌子上,然後坐在床上用電腦。此時我就發現了這個時候32寸4K顯示器在影音娛樂的時候還好,當涉及到視頻剪輯和文字輸入的時候就會因為距離有點遠,字體開始有點難看(別說調縮放,我買4K屏是為了更大的顯示空間,調到200那還不如買全高清屏)。所以就萌生了買一台大屏筆電直接放在桌子上用的想法。

正巧MagicBook Pro在MWC24上發布的當時就已經覺得這個外觀非常的直戳我XP,所以國內發布之後我直接鎖定了這台。當然我也有去看過別的品牌的同尺寸筆記本,可惜即使找到有一家的規格甚至是8840+32+1(價格也相近),但外觀還是不夠吸引(而且沒展示機),要不就是規格相當甚至更好但價格是五位數(點名幻16 Air,另一台外觀戳我的,但是低配已經是U9+4070),結果還得是一個週日的晚上直接北上,找到了一家還開著的榮耀專門店,買完之後直接極限回家…

(說點題外,20年換電腦的時候也有買過當時的MagicBook Pro銳龍版,不過當知道了組DeskMini更便宜之後就退了。)


最終買的是核顯版凝夜色,16+1。(當時心急,然後聽到24+1得調貨花兩天,後來想了想我遊戲不是打的多就決定16+1了,所以為什麼白色沒有16+1…)這個顏色實際上更像之前Galaxy Feel上看到的海軍藍,觀感算不錯但畢竟沒像蘋果那樣玩上了特殊處理技術,所以很容易沾指紋…

是我的第一台Core Ultra筆記本,雖然這個架構上的改變在目前對我來說還沒起到啥大的變化。1.79KG的機身算不上輕,但是搭配一個能裝得下的背包背著出去意外的不覺得沉。而且大屏幕帶來的轉變比重量大。

CPU-Z信息
CPU-Z信息

雖然都說I家的核顯因為驅動的問題打遊戲不行,但至少在性能比肩780M的現在,打一些非3A的作品還算是能輕鬆應付的。(雖然比較尷尬的是,我最近打的遊戲除了炸彈娘【BomberGirl】和DJMAX之外好像也沒啥經常打的了,甚至這倆對性能要求也不太高。)

炸彈娘。說來慚愧我到現在還是只敢玩單人,不論街機還是電腦版。
炸彈娘。說來慚愧我到現在還是只敢玩單人,不論街機還是電腦版。

鍵盤的輸入手感還算可以,雖然和號稱鍵盤手感優秀的FMV系鍵盤(FMV Mobile Keyboard和LIFEBOOK UH)相比還差一丟丟,但還算是好打(倒是因為塞了小鍵盤,BackSpace鍵有點容易誤觸到隔壁的等於號或者分號)小鍵盤對於數字輸入實在是幫大忙,不過榮耀可以下次考慮把PgUp/PgDn等鍵搬到十字鍵範圍,對我個人來說會更符合直覺(FMV日字鍵盤就是這個樣子),觸控板沒啥好說,雖然尺寸也夠大。然後之前我一直接著MX Anywhere 3來用,但是最近因為自己想要一塊繪圖板,然後想了一下,買了一塊2005年的帶滑鼠的繪圖板來用了

2005年的和冠FAVO,繪圖板和滑鼠二合一,算是一石二鳥?
2005年的和冠FAVO,繪圖板和滑鼠二合一,算是一石二鳥?

哦對了,買回來之後重裝了。之後沒裝上榮耀的那些軟件。主要是裝上之後打不開炸彈娘,再考慮到我沒啥機會用上那些東西,就卸了。另一方面,續航算夠,我在家裡不插電用大概也能撐個五個小時,主要還是因為做的東西不算太重。


這台機器來了之後,我的32寸4K屏現在是接上了Chromecast作為簡單電視盒子來看油管,另外多出來的一個DP Alt目前還在想怎麼用。而且在這張桌子成為我的主力桌子之後,我似乎意識到了我不再需要一張大的桌子,於是買了一個置地支架,打算把目前電腦桌的位置變成類似電視空間的位置。

至於這台本子,在大屏幕和足夠的性能下,它成為了我在家裡唯一會打開來用的電腦,以至於我把家裡大部分的電腦都重新定位,甚至是出了。

Gio

HC.Gio

不被平台束縛,不被生態捆綁。 在不同平台不同生態中反復橫跳的[跨生態移動人]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