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ro Nostalgia:对童年那些“意未平”的补偿

童年报复性补偿:网络流行语,用来形容许多成年人童年时被无情抑制住了买玩具的欲望,在成年实现财务自由之后,对自己进行报复性补偿的症状。一年有7000万成年人在淘宝给自己买玩具,深度乐高玩家一年花费1200万。

——百度百科

可能对于很多诞生于二十世纪末尾的80后、90后“大男孩”来说,童年总少不了至少一台“游戏机”的憧憬和陪伴。无论是可以插在闪着雪花电视机上的“小霸王”,还是拿在手中就仿佛拥有全世界的Game Boy,都可能是童年最美好回忆的开端。甚至对于很多囊中羞涩的小伙伴,即使拥有一台能够畅玩俄罗斯方块的“999合1”的游戏机,也是童年的梦想。

俄罗斯方块掌机
俄罗斯方块掌机

这些“梦中情机”往往是童年最有趣的“白月光”,通过那些游戏,很多孩童发现了另一个奇妙有趣的世界,结交了一批在游戏中“相爱相杀”的朋友,甚至有些开始琢磨游戏是怎么来的、怎么开发出来的,最终走上了游戏制作岗位。

索尼PSV掌机
索尼PSV掌机

索尼PSV的不甚成功也许标志一个传统掌机时代的落幕,市面上似乎只有任天堂的Switch在做“正统”掌机。一些人理所当然地认为,性能卓越的智能手机在很大程度上对掌机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可是Switch不仅没有被压制,甚至由于是市面上唯一的“正统”掌机选择,卖得反而更好,以至于任天堂可以让如此性能孱弱的产品卖了整整7年。2024年5月,任天堂终于官方宣布了Switch 2的“即将到来”,距离2015年官方宣布Switch的“即将到来”,已经过去了整整9年。

任天堂关于Switch 2相关公告
任天堂关于Switch 2相关公告

抛开实在是需要的硬件性能常规升级来说(甚至怀疑任天堂实在是采购不到如此落伍的元件),任天堂看到的肯定是一片没有索尼等昔日对手的市场,也是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掌机市场。

的确,近年来,以开源掌机为起点,整个掌机市场又开始火热了起来,各个品牌纷纷入局,在手机市场已经沦为存量市场的时候,是时候把野火引到掌机市场了。

备注:文中把掌机的大部分受众定位为“男性”,并非无视或歧视女性玩家,而是经过调查研究和取证,整体上玩家群体中男性占大多数,因此采取此类行文方式。

越来越普遍的掌机

如果现在去购物网站搜索“掌机”,会得到一大堆五花八门的设备。它们形态各异、设计不同、系统也各式各样。正所谓有需求才有市场,如此百花齐放的掌机生态,说明当前越来越多消费者对游戏更为“专业”的需求,而其中复古掌机的兴起,更是凸显了一部分消费者的怀旧心态,是一种“补偿童年”心理的具体表现。

购物网站上各式各样的掌机
购物网站上各式各样的掌机

如果非要划分一个时间线的话,2008年或许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继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另一个发展分界线,从此中国经济开始以举世瞩目的速度腾飞。回到物质条件相对贫乏的2008年以前,那时候,并不是每个小孩都能有机会获得一款属于自己的游戏机,有一台属于自己的游戏机甚至可以称为班里的焦点人物,每个周末都会有小伙伴“称兄道弟”地去家里蹭游戏机,或者下了课放了学就靠在边上用羡慕的眼光看着玩掌机。

此外,就算是家庭条件优渥,也难以在那个年代集齐自己想要的设备,毕竟那个时候大部分这种“玩物丧志”的设备都没有正式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即使进入了,在没有网络购物的年代,除非在北上广这种一线大都会,很少有渠道可以购买到这些新奇的小玩意儿。在此基础上,很多游戏也是分散的游戏平台独占,或者没有引入,亦或者没有汉化,就算囫囵吞枣地玩完通关,也难以收获本应有的感动。

早年驴唇不对马嘴的游戏翻译
早年驴唇不对马嘴的游戏翻译

于是,当这批“小男孩”终于长到“老男孩”之后,当他们兜里终于可以挤出来几个子儿之后,复古掌机,应运而生。

有人觉得,是技术的进步,给复古掌机带来了新的机会,让其可以低廉的价格提供较为充足的性能,从而实现模拟各种复古游戏机的系统和游戏。但从根源上来说,复古掌机的兴起更多还是由于那批“老男孩”对于曾经时光的追忆和不舍。所以即使是6成新的二手Game Boy Advance,现在依然卖得风生水起。

游戏掌机的三个“派别”

虽然都叫做掌机,但是却可以细分为三个“派别”:原旨派、复古派和少壮派。

原旨派

指的是坚持使用原厂Switch、PSP、PSV等掌机的用户。他们往往懒得或者不屑于破解系统,坚持使用原厂设备和系统,购买正版游戏。随着索尼放弃掌机业务,目前市面上纯粹的掌机只有任天堂Switch一家,Valve的Steam Deck勉强算另一家。

任天堂Switch
任天堂Switch
Valve的Steam Deck
Valve的Steam Deck

复古派

通常指一些习惯使用复古掌机的用户。这类掌机往往价格低廉,基本在千元以下,甚至500元左右;性能较弱,常采用一些“垃圾”芯片,譬如机顶盒、开发板常见的全志、瑞芯、虎贲芯片,常见型号有全志H700、瑞芯3566、虎贲T618等;体积较为小巧,不刻意追求5英寸以上的屏幕,以小巧的机身换取更大的便携性,营造出曾经那些可以轻易放到兜里的掌机的感觉;基本通过模拟器运行PS1及以前的游戏,可运行部分PSP游戏,对于特效较高的PSP游戏运营依然吃力。

RG35XX Plus
RG35XX Plus
霸王小子RGB20SX
霸王小子RGB20SX

少壮派

这是近期才出现的一部分玩家群体,喜欢使用性能更为强大的掌机。这些掌机首先是价格相对较高,甚至有些价格达到主流游戏本水平;性能在掌机领域非常强悍,譬如用ARM架构的骁龙8 Gen2处理器,或者用x86架构的AMD处理器,性能追上甚至赶超了主流手机、轻薄笔记本的性能,可以运行部分主流3A大作;代价是散热大,几乎都配备的主动散热风扇。从系统上划分,分为Android系统和Windows系统。

Odin 2 mini
Odin 2 mini
ROG Ally
ROG Ally

复古派:成年人对童年的最后奖励

相比于少壮派对性能参数的锱铢必较,复古派这群“老男孩”就佛系很多。他们购买设备的理由可能有时候看起来很“好笑”,有时候仅仅是一个设计、一个配色、一个外观、一个小升级,他们就“心甘情愿”地被“割韭菜”。这群“老男孩”已然走向社会,自然也知道自己在被“割”,但依然甘之如饴,继续为那些被别人称为“电子垃圾”的产品买单。

这群人的童年中,可能有FC,可能有SFC,也可能有Game Boy、PlayStation、NDS、3DS,还可能有PSP、PSV等等等等,这些设备与其承载的游戏一起,构成了他们孩童或少年时期最美好、无忧无虑的时光。他们心中也会有很多遗憾,比如“如果当年我也有那小子的3DS就好了”,或者“那个游戏我现在玩肯定不这么做”。只是这些曾经的“小男孩”也会长大,也会面临考试、升学、求职、工作、家庭等各方面的琐事和压力,面对这些,他们这些人一上来肯定是牺牲游戏时间,进而牺牲休息时间。只是忙里偷闲得以喘息的时机,偶尔也会闪过那些曾经的念头,但是立刻又会被无数的琐事占据脑海。

塞尔达传说:缩小帽
塞尔达传说:缩小帽

因此,当那些长得像曾经的掌机、还能玩曾经老游戏的便携设备出现的时候,没有几个“老男孩”能够拒绝那种诱惑。500块钱以内的价格,使劲咬咬牙还是能从“私房钱”里面挤出来的。即使是还没有摸到,仅仅是看到那些设备,他们的脑海中已经开始此起彼伏、翻江倒海。往日的时光夹杂着曾经的记忆,全都用了上来。这个时候,如果能在这些复古掌机上看到曾经自己玩过的游戏,这群“老男孩”甚至会喊出来。

RG35XX运行游戏效果
RG35XX运行游戏效果

精明的商家于是在这时候嗅到了商机。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以Game Boy为代表的传统游戏机即使放在今天来看,依然有其独特的魅力。经过岁月的大浪淘沙,很多经典的游戏放在现在依然是经典,拥有非常高的可玩性,有些还拥有极具感染力的剧情,甚至还有不少后世纷纷效仿的创意。

高级战争
高级战争

“画质≠好玩”,画质固然是组成一个游戏可玩性的重要因素,但绝不是一锤定音的决定性因素。在性能捉襟见肘的年代,广大游戏开发者也达成了一个共识:与其绞尽脑汁试图超越物理极限挑战更好的画质,不如实打实想想怎么真正做一款好玩的游戏。那个时代真的是群星闪耀。很多游戏公司赖以吃老本的IP,大多诞生于那个时代。那个时代也诞生了诸如宫本茂、岩田聪、小岛秀夫、席德梅尔等一批如雷贯耳的游戏制作人。

岩田聪和他最著名的一句话
岩田聪和他最著名的一句话

可是回到复古掌机上,看着能够运行各种模拟器的复古掌机,“老男孩”经过短暂的“成年人理性消费观”所造成的犹豫之后,往往会一咬牙一跺脚,闭着眼狠狠地说出一句:“TMD,买!”

精明的商家于是在这时候嗅到了更大的商机。

就事论事,曾经的那些老设备并没有那么完美,可能做工较差,可能按键手感不好,也可能运行游戏存在卡顿,但回忆总会带着“金色滤镜”,似乎人们回忆起来的都是过往的美好。那些老设备似乎是那么完美。因此,这种追求完美的心态也往往会被投射到这些新出的复古掌机上。

正如争论横版、竖版和折叠掌机哪个形态更好根本没有意义一样,自然也永远不会存在一台真正符合“老男孩”心中“白月光”一样完美的设备。于是这群家伙就开始被可持续性地“割韭菜”。买了一台又一台,甚至附带的系统刷了一个又一个,游戏没玩多少,设备换了一堆,还总觉得“不对味”。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只是可怜这群家伙,明知被割,却流着泪争先抢后付款。这些设备虽然每个也就500块钱左右,看起来没多少钱,可是买上三台五台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他们往往带着“反正300多块钱”的心态买了第一台,然后怀着同样的心态买了第二台、第三台、第四台……在这种重复购买、反复购买中无间循环,深陷低价陷阱不能自拔。设备买了一大堆,不是放在抽屉里珍藏就是搁在架子上吃灰,唯一几次开机还是例行保护电池而进行充电的时候,故称这些掌机为“电子文玩”“赛博核桃”:用来看、用来盘的。

举个例子

RG35XX系列是复古掌机的代表,不仅销量遥遥领先,而且衍生变形机种很多。

生产厂商周哥,俗称安伯尼克。周哥作为安伯尼克的掌门人,被坊间尊称为“周割”,以对消费者可持续性竭泽而渔割韭菜闻名于世。

以RG35XX为例,推出了RG35XX(2023版)、RG35XX Plus、RG35XX(2024版),以几乎同样的外观设计先后推出了三个版本。

RG35XX H
RG35XX H

如果从搭载全志H700芯片角度来看,先后推出了RG35XX Plus、RG35XX(2024版)、RG35XX H、RG28XX和RG35XX SP。

不同设备之间似乎都有区别,但是本质区别有没有那么大,尤其是在性能上,全志H700系列的几台设备完全没有差别。

在复古掌机领域,安伯尼克可谓是绝对统治地位,RG35XX也是其最为成功的产品线,没有之一。

安伯尼克复古掌机的成功,首先得益于“用好料niao”。近几年安伯尼克推出的复古掌机做工普遍一流水准,屏幕、按键、外壳、接口都在整个复古掌机行业属于领先。周哥作为较早开始鼓捣掌机的一批人,也深知按键手感的重要性,因此在成本允许的范围内,能提供比较好的按键材质。

安伯尼克官方系统
安伯尼克官方系统

此外,安伯尼克一直坚持自主操作系统,在模拟器上也是提供官方和RA两种。同时,区别于很多开源掌机,安伯尼克没有提供RG35XX系列的bootloader、u-boot和核心,第三方系统需要从官方系统中导出。目前来看,最初版本的RG35XX(2023版)拥有比较成熟的第三方系统:大蒜系统1.4.9,但是全志H700系列的芯片目前还没有一套能够匹配大蒜系统一样成熟的第三方系统。安伯尼克自带系统虽然比较易用,但是界面和功能都差得很远。安伯尼克似乎将所有技能点都点在了掌机外观设计上,对于系统外观设计好像一直秉承“又不是不能用”的精神。但是周哥至少“管杀也管埋”,系统更新也算频繁(至少在新机发布1年内)。

最后,把安伯尼克送到复古掌机头把交椅的,是其“深不见底”的产能。有一些厂商在做复古掌机的时候,经常是发布了买不到,买到了发不了货,搞得本来没有啥技术含量复古掌机,颇有点高科技产品的感觉。

在很多节骨眼上,周哥都是通过早发布、现货量大管饱发布获得了市场主动权。譬如去年,最先被炒作起来复古掌机是Miyoo Mini系列,但是却经常缺货买不到,或者需要二手加价购买。这时候,RG35XX横空出世,在提供了相似的外观设计的前提下,放足产量随便买,一举奠定了RG35XX的巨大成功,也导致后续周哥有更大的勇气连壳都不换直接开卖第二代。

RG35XX SP
RG35XX SP

最近一次,是Miyoo和安伯尼克都公布了高仿GBA SP的翻盖复古掌机,从年初披露以来,Miyoo依然还在半遮半掩的披露吊人胃口阶段,而5月安伯尼克RG35XX SP已经上市现货供应了。

便宜、好买就导致持有量巨大,有了巨大用户基础,也相信第三方系统会很快跟上,补齐安伯尼克复古掌机的最大短板。

霸王小子RGB30
霸王小子RGB30

另一个是努力在和安伯尼克打差异化的霸王小子PowKiddy,主打超高性价比,缺点就是有了性价比就不能追求做工和用料。但是近期发布的RGB20SX在做工和设计上都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是霸王小子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官方系统”,严重依赖社区制作的第三方系统,官方也丝毫没有这方面的心思。说好听点,这叫拥抱开源社区;说难听点,这叫摆烂躺平不管。另外,随着做工和用料水平的提升,价格也开始水涨船高。

霸王小子RGB20SX
霸王小子RGB20SX

这两个例子都是在说售价500元以下的复古掌机,对于价格更高的Android掌机,往往性能更好一些,也同时可以运行一部分Android游戏。

时光如水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曾经的那群“逆风尿三丈”的“小男孩”们,如今都开始自嘲有“电子阳痿”了。现今的3A大作,都用更为逼真的画面、更为刺激的表达方式、更为多样的感官联动,给予玩家更大幅度的刺激。现在的游戏,很多画面已经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新世代的游戏也充分提炼总结了那些老游戏,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广泛的提升和创新。但是,随着刺激程度的越来越强,玩家的感到满意的阈值也随之而高,玩家也越来越难以从常规的游戏中获得满足感和兴奋,因此对新游戏丧失了探索兴趣,也对游戏失去的长时间的精力投入。

用最好画面表现一坨屎剧情的典范:最后生还者2
用最好画面表现一坨屎剧情的典范:最后生还者2

但新世代的游戏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游戏内容空洞、剧情乏味和政治正确。此外,一些游戏为了在更加碎片化的时代生存下去,主动迎合,过度追求玩法的节奏快和内容的碎片化,导致很难讲好一个故事。

GBA游戏:我们的太阳
GBA游戏:我们的太阳

那些运行在Game Boy等老游戏主机上的游戏,有些是那么经典,也是因为其在内容、玩法、剧情等方面有着独特之处,甚至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游戏门类。老游戏虽然在画面表现上受限于主机性能,但是甚至诞生了2D像素和3D的Low-Poly两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像素风的3D游戏:我的世界
像素风的3D游戏:我的世界

然而,在这个超快节奏的新时代,那些老游戏毕竟也有点过时了。一方面,老游戏普遍节奏慢,不太适合当前过度碎片化的时间。另一方面,以今天的眼光看,曾经的那些“亮点”“创新”已经成为很多现代游戏默认的配置,一些剧情看起来也有些“老套”。这就像以现代科技去审视《海底两万里》里面的“鹦鹉螺号”一样。

在购买这些复古掌机的时候,往往附带了5000个以上的游戏,其中不乏那个年代的3A大作。但是拿起那个掌机的手,似乎已经开始被生活磨出了老茧。购买这些产品,也许更多出于心理上的安慰和对过去时光的缅怀。拿在手里,似乎还能抓住那些曾经的记忆,似乎还能回到那个下午,电风扇在一旁嗡嗡地吹着,躺在凉席上,旁边放一瓶汽水,捧着掌机,与一个带着绿色帽子的少年一起探索海拉鲁大陆,与一个带着红色帽子的水管工一起拯救公主,与无数宝可梦一起经历路上的大冒险。

宝可梦:红宝石/蓝宝石
宝可梦:红宝石/蓝宝石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你不禁问自己:真的还有时间去玩游戏吗?

Majirefy

Majirefy

喜欢折腾,喜欢各种各样的生活。曾经年少不懂事,看着别人写代码的样子感觉好帅,于是走上了半个不归路……然而,比起代码更喜欢写一些纯粹的文章,却经常因为自我不满意删掉重来。喜欢分享,无论是生活美好的瞬间,还是技术上的发现,虽然经常苦恼技术能力不强。由于喜欢买qiong买qiong买qiong,所以时常写一些类似使用体验的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