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税收信仰:2018款MacBook Pro 15使用小结
依法纳税,缴税光荣!
增值税、消费税、印花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这次给大家讲的故事,则是关于一种无形的、永远无法报销的税种:智商税。
在MacBook Pro的2018款发布后,一直在等macOS Mojave的更新,从而才能最好发挥这款MacBook Pro的功力。
等下,还没有说买的哪款配置呢!
请坐和放宽,把嘴里的零食咽下去……
15寸!
i9!
32GB!
1TB!
是的,就是这款MacBook Pro 15的“理论最高配”版本!
“最高配?明明还有一款4TB硬盘的版本啊!”
家里没矿!告辞!
事实上,这款配置也丧心病狂地到了3万多块钱。如今不管是新iPhone还是MacBook,价格一路飙升,恭喜苹果再一次回归“奢侈品”的品牌定位。
iPhone Xs Max还好,至少可以套一个手机壳招摇过市。
可是MacBook Pro 15在外观上与上一代丝毫没有变化,苹果在MacBook上对于外观的改变更为保守。MacBook Pro这套设计相信还会再延续几年,苹果将来能做的,也就是压缩一下整体厚度和屏幕边框宽度了。
于是,这款MacBook的外观就没有什么可以说道的部分,一年前,在街角的咖啡店,你也可能和“它”突然见面。也许是2年前,毕竟从2016款就是这样的设计了。
苹果曾经尚白,真·爵士人生的苹果御用压箱底设计大师乔纳森·伊夫曾经设计的都是白花花的卫浴洁具。古人云,君子豹变,这位爵士在设计够了白色之后,又开始打起黑色的主意。深空灰色的Mac系列产品,看起来更为内敛。
无独有偶,隔壁家Surface也深刻领会了黑色的好处,Surface产品线如今也是“黑得彻底”。
一直以来,在各种金属笔记本中,自己永远喜欢MacBook采用的铝合金外壳。结实、耐用,长时间使用之后,用湿布略微擦拭,就焕然一新。金属外壳的笔记本有很多,可是这么多年能做到这点的还真不多。
看起来没有改变的不仅仅是外观,也有这块看起来挺美好的键盘。这次苹果在每个键帽下面加了一个硅胶垫,但敲击起来手感与前代并没有什么差别,说人话就是……还是那么差劲。从第一代蝴蝶键盘开始,从MacBook Pro用到了MacBook又回到了MacBook Pro,经历了这么久,这款键盘依然不习惯。依然还是在敲纸板,比隔壁的Surface键盘盖差到不知道哪里去了。虽然也有用户喜欢这种“爽洌”快速回馈,但自己依然贯彻一个原则:能不用就不用,实在不能不用,也少用。
Touch Bar?
哦?这款机器还有Touch Bar?
目前大部分macOS上的应用都已经支持了这个“苹果式创新”,却很难养成使用的习惯。因为每个应用、每个操作在Touch Bar上都是不同的,用户需要反复把视线从屏幕上移动到Touch Bar,用户再也无法真正“盲打”操作键盘区域。好消息是,操作直观,而且强制用户活动眼睛,有助于保护视力。
事实上,保护视力,或者说讨好眼睛这种做法,在新的MacBook Pro的显示上更为明显。16:10比例的屏幕,也许是从乔布斯时代遗留下来的最后的坚持。显示屏加入了iPad上面的“原彩显示”功能,可以根据环境光自动调整屏幕色温。
同样是高素质的屏幕,依然业界标杆。也许是心理作用,即使很多Windows笔记本屏幕在参数上比MacBook Pro更好,很多用户还是觉得MacBook Pro显示效果更舒服。系统用Display P3色域显示,这并不影响日常内容的显示。如果用的是苹果全家桶,那么也只有这款屏幕才能精准显示iPhone和iPad拍下的Display P3色域的照片。
“说了这么半天,这个和i9有什么关系?我们是来看i9的!”
其实你们是来看我出丑的。
第八代酷睿移动处理器提升最大的是哪款?是名字里带U的那款,也就是13寸的MacBook Pro上用的那款处理器,从双核四线程升级到了4核8线程,性能瞬间翻倍。15寸的MacBook Pro则是从4核8线程升级6核12线程,提升并没有13寸那么明显。
更不明显的是则是i7到i9的提升。
Final Cut Pro、Xcode、Android Studio完全感觉不出来区别。Adobe全家桶基本都是负优化,能用,但是明显感觉不如Windows下顺手。导出相同格式的视频,Final Cut Pro在苹果神之调教之下不费吹灰之力,4K剪辑丝滑如某品牌巧克力。
但是这些表现和i9有什么关系呢?网上已经有铺天盖地的视频对比,反反复复告诉用户,在这款15寸的MacBook Pro上,i9处理器会因为散热问题,表现甚至不如低一档的i7处理器。
Intel在将来的几年内还会抱着14nm的架构走下去,那么芯片的发热控制就不可能有太大的下降空间。说人话就是,以目前15寸的MacBook Pro外壳模具空间所决定的散热系统效率,过热降频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好消息是没有多少人用MacBook玩游戏,这种短板更体现在视频和3D模型渲染上。
“那为啥还要买MacBook呢?”
这个问题问得好。如果是5年前,或者10年前,抛开昂贵的价格,MacBook应该是在做工、性能、设计等方面数一数二的产品。这几年Windows笔记本突飞猛进,单纯从硬件和做工上,苹果已经没有什么优势了。
最近雷蛇发布了新的笔记本,其中还包括了一款白色的“限量版”,简直是15寸的MacBook Pro翻版。
更高的配置,同样出色的设计,MacBook的卖点在哪儿?
在苹果全家桶带来的生态圈上。在macOS这个Unix-like系统上。
以iCloud云端服务为核心,iPhone上的联系人,备忘录中的内容,一些应用中的文档,一些地点和日程安排,都可以无缝在iPhone、iPad、MacBook之间流转,免去了使用第三方服务的麻烦。
除了贵,iPhone本身就是一款非常好的影像内容生产工具,说白了,无论是拍照还是录像,效果都属于上乘。macOS上的“照片”应用也是一款不错的影像编辑管理工具。使用MacBook,可以把整个苹果全家桶做成一个完整功能的闭环。用iPhone拍摄影片,用MacBook直接编辑修改,然后在iPad上给朋友们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就连屏幕色彩显示都标准化为Display P3色域。
此外,网站的密码、浏览器收藏夹都是全平台同步。地图上发现一个位置,也可以直接发送到iPhone,这个过程越来越符合使用逻辑,而无需第三方软件的额外参与。
而程序员喜欢MacBook的原因,也是因为macOS。这是一款Unix-like的系统,或者说,是拥有最好桌面环境的Linux。一些开发环境配置要比Windows简单很多,兼容性也更好。
比如同样是系统层面的“黑暗模式”,macOS的完成度就比Windows高了很多。
macOS并没有大面积使用纯黑色(#000000),而是使用一些设计中常见深灰色替代,譬如#3c3a38。此外,在黑色模式下,文件夹等主要系统图标都经过调暗处理,亮度更为暗淡,看起来与系统协调。隔壁的Windows 10,恕我直言,还停留在粗暴地把白色(#ffffff)转换为纯黑色(#000000)的阶段,而且图标也没有经过暗淡处理。整个系统反而更像是之前的高对比度模式,看起来更不美观了。
可是,说到“黑暗模式”下设计最好的系统,还是这个系统当之无愧。
“可是,说了这么多,和i9的MacBook Pro有什么关系呢?”
实在是编不下去了,是的,我承认为了这个看起来更为“顶配”的i9,交了高额的“智商税”。苹果没有黑科技,不可能突破Intel的限制。无论是2.2GHz还是2.6GHz的i7,还是2.9GHz的i9,无论是Radeon Pro 555X还是560X显卡,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差别微乎其微。
这么说来,最低配的15寸MacBook Pro反而性价比最高?
是的!
虽然最低配起步价也将近19000元了,但体验真的不会比我这台所谓的顶配i9差到哪儿去。如果家里真的有矿,可以考虑把钱全部加在内存和硬盘容量的扩充上,反正这代的MacBook Pro一点后期升级的潜力都没有。什么后期加内存、加硬盘这种事情,想都不要想了。有意思的是,本来电脑发展的路线应该是尽可能的模块化,曾经很多人认为笔记本将来发展的前景就是和台式机一样,可以通过大量模块化的方式DIY。但是事与愿违,为了追求轻薄和系统整体表现,几乎所有笔记本厂商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将笔记本尽可能集成化。虽然生产过程还是模块化的,但是最终到了用户手里,却是像手机一样,毫无后期升级空间的产品。
MacBook的购买推荐反而非常简单。首先要确定macOS这个系统是否可以满足使用要求,自己常用的软件是否有macOS版本,或者有类似软件的替代品。如果有,那就可以去考虑预算了。
当13寸的MacBook Pro已经用上提升明显的第八代酷睿低压处理器之后,是否推荐性能更高的15寸MacBook Pro,不禁让我陷入深思。
不推荐。
除非屏幕面前的你明确知道自己将要在MacBook Pro上完成的工作必须用到32GB的内存,或者独立显卡。提升巨大的第八代酷睿低压处理器反而缩短了两个机型在性能上的巨大差别。13寸更为便携,性能也得到了足够的提升,加点钱上的16GB内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完全够用。
只是,就算是13寸,也不便宜。
段子手,段子手,文章写的不错。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