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绑架
“老板,一碗面条,多少钱?”“6块钱。”
熟练地从口袋中掏出手机,用支付宝支付。最近支付宝有扫描二维码随机送红包的活动,于是也随手扫描了一下。
不出所料,0.33元。
晚上买菜回来的母亲满面春风。“我刚才在超市支付宝扫描红包,扫描了6.40元,我这一堆菜才6.7元不到,结果就付款了3毛钱。最近运气不错啊,我昨天刚跟你阿姨学会支付宝付款,昨天是13多元的红包,今天又6元多。”
当然,这只是支付宝一种营销手段罢了。新用户所领的红包额度要远超老用户。
事实上,即使是趋附者众的互联网公司,也摆脱不了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那套批判。在拥有了更为先进的数据获取和处理手段之后,这些互联网公司“杀熟”的本事远比中国联通的“老用户与狗不得办理”制度看起来人性化很多。这种对待区别对待顾客的问题,不仅仅是支付宝存在,出事不断的携程网也存在类似问题。
在讴歌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新型科技产业深度改变和重塑生活的今天,大数据也自然而然地被利用,在带来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全问题。无论是个人还是集团,无论意愿如何,都被时代强制编织在一面巨大的数据网上,成为了一个源源不断的数据产生节点。正如生物链一样,大数据的生产者也往往是大数据的消费者,环环相扣。
每个人,都被捆绑在这张疏而不漏的数据网上。也许,这就可以被称为,大数据绑架。
安全绑架
大数据是IT产业中一种数据的集合表现形式,所以自然也与IT的信息安全息息相关。
如今靠数据吃饭的企业越来越多,甚至可以把那些倒卖手机号用来打骚扰电话和广告的公司和个人都可以称为“数据创收”。而正是因为技术和管理与极速发展的IT行业有着巨大的不平衡,数据倒卖早已形成了一条巨大的产业。公司的经营情况、客户信息,个人的信息和社会关系,这些重要的数据往往也只沦落为几个可以无限复制的文件,通过各种渠道肆意传播。
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在社会上愈发透明。开玩笑地说,如果以前相亲还可以通过借辆豪车穿点好衣服骗骗人,现在只需要互相看一下蚂蚁花呗分数心里大概也就八九不离十了。而很难杜绝的“人肉搜索”,让每个人随时处于精准定位状态。每个人的消费习惯、消费地点、消费内容,健康方面的血型、体重身高、血压、每天走路的数量和时间分布、行走路线,手机阅读和浏览信息内容,等等等等,这些信息随着用户的日常使用源源不断汇集到服务提供商,也许半路还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所截取。
一个公司运营产品的数据泄漏,不仅仅会带来财产损失,也可能会带来难以估计的社会影响。例如之前360智能摄像关联的“水滴直播”服务视频被上传到网上的事件,还有早些时候“小咖秀”应用中大量未成年人裸露视频的事件,都带来了很负面的社会影响。
信息绑架
大数据的获取相当不易,所以其来源更容易被控制,既来源绑架。
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是大数据一种最基本的展现形式,却也是被各种公司、组织所绑架最严重的地方。譬如百度臭名昭著的竞价排名中的“莆田系医院”,就是对大数据搜集的信息的二次处理后呈现。而这种展现方式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左右用户对于信息的获取和判断,却是百度这家公司利润所在。在形成事实垄断之后,用户反而很难用其他方式获取相关的信息,也就是说,用户的信息来源被绑架了。
来源绑架的第二种表现形式则是信息获取途径绑架。互联网的内容筛查,每个国家和每个ISP都在做,只是标准不尽相同。但是如果没有掌握好尺度,则就会造成数据获取渠道的缺失。譬如搞技术和科研,必须依赖Google搜索引擎,在中国,百度所能提供的学术、技术方面的搜索结果完全不能使用。但Google却无法配合中国政府进行数据筛查,导致在中国无法使用Google服务,7亿多的网民大部分只能选择已经垄断市场的百度作为搜索引擎,这也算是一种数据来源绑架。
信息绑架的另一方面,则是呈现形式的绑架。大数据在加工处理之后,所展现的方式却总是被主观的利益所控制。譬如如今每个公司、组织甚至政府部门都极为重要的“公关”部门,其不仅仅负责对于突发状况的反应,也通过各种手段来影响数据的展示。每个人或许都有过这种感觉,有时候微博热搜、百度热搜的排行榜,没有一条是自己关注和搜索过的。公司会把网络上不利于自己的言论有偿删除,实在是无法删除的,就利用规模庞大的水军让其淹没在“水军的汪洋大海”之中。
数据获取的片面性,也直接影响了判断,从而造成了观点绑架。
观点绑架
理论上,通过海量数据筛选处理而来的结果,应该是令人信服的。可是在利益、管理等诸多因素等情况下,由所谓的大数据得来的结果,其可信度和可靠度,依然需要三思。
常见的场景有,现如今,在购买一个产品之前,人们往往会在网络上搜索相关评价。但是这些所谓的“大众观点”,真的是可靠的么?
譬如自己买车,在被人称为“车托之家”的汽车之家网站上看了很久,结果依然是几乎没有任何帮助。要说汽车之家有什么真的用处,那就是其车辆配置数据库真的很好用,每个车型每个配置每个价格,标注准确清晰。但是实际车的评价,尤其是那些所谓的“车评人”的评价,真的那么可信么?论坛里面一半左右的水贴车托贴,汽车之家真的不在乎社区建设么?还是说,这就是其核心业务的组成呢?
在如今中国的大数据市场,阿里巴巴系依托淘宝等平台,获取了极多数据。而这些创业有成的巨头们,都极其热衷于投资传媒行业。一方面,增大了自己的嗓门儿,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而另一方面,也牢牢控制住了大数据从生产到加工到展示到消费的各个环节。
“淘宝比你妈,比你老婆,都更了解你。”这不仅是一句玩笑话,也着实反映了当个人深入融合到这面大数据网上之后,一种看似美好的无奈。
总结
IT产业太美好了,能为人类勾勒出无限可能的世界。大数据作为IT产业的基础,依然逃不过“矛盾论”。
这篇文章,却不是来唱衰大数据的,也并非危言耸听。却是来叹息一下,成长的过程,便注定是一路的舍与得。依然相信,未来会因IT产业而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