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2

今年實在是一個很奇妙的一年。

我的興趣愛好,生活方式,以及在用的電子產品,起的變化甚至比往年還要多。我自己也從完全不知道【跟住去邊度(接下來去哪裡)】,變得稍微有一點知道方向。


電子產品

富士通LIFEBOOK UH

LIFEBOOK UH
LIFEBOOK UH

去年年尾突然萌生想換一台超輕薄筆記本電腦的想法,然後第一個蹦到我腦海的是這台UH。

雖然處理器已經是老了一代的i5-1135G7,電池也因為重量關係只有25Wh,但正是這784克(實測714克)的重量,讓我很喜歡帶著周圍去。甚至因為當時我自己的復古潮,我甚至把裡面的Win 10改頭換面,成了一台2022年的Vista筆記本。

因為購入第二甚至第三台的筆記本電腦而處於閒置狀態。現在決定放在公司裡當備用電腦。

Galaxy S22+/Galaxy Watch 4

Galaxy S22+和Galaxy Watch 4
Galaxy S22+和Galaxy Watch 4

雖然當時在用S21 Ultra,但是在S22系列發布後偶爾看到森林綠的S22+之後立刻被種草。然後分了12期買了一台,同時加購了一塊Galaxy Watch 4。

在用它的這7個月裡,我體驗到了三星生態的進步,也體會到了S8Gen1究竟是何其的火。不過我沒有後悔,因為我不打遊戲。

大概在8月中把S22 Ultra改成主力機之後就出了。下次挑機器應該會挑個小點的機器,例如S23。

手錶方面,當有了自動運動檢測之後,我每天戴著手錶的時候就會很在意這個步行檢測以及久坐通知,從而強迫自己動一下。現在閒置中。

Minisforum銘凡TL50

TL50,上面的是我另一個衝動買回來的迷你顯示器。
TL50,上面的是我另一個衝動買回來的迷你顯示器。

因為看到兩個2.5Gbps的網口被種草,於是分了第二個12期買了一台。最驚喜的應該是這東西可以直接利用65W的PD電源供電(但隨附的電源不是PD),甚至可以透過雷電口直接一線通,另外規格和我的UH一個樣。

買回來之後就發現和我在用的台式機定位有點重複。最後經歷了幾次定位變更,現在是在當電視櫃盒子。不過基於這東西有硬盤位以及兩個2.5Gbps網口,當個NAS也不是不行。

Switch OLED

Switch OLED和谷粒金剛2 Pro
Switch OLED和谷粒金剛2 Pro

本來它出來的時候我完全沒有換的意欲,然而當我朋友從Switch Lite換到OLED之後我居然也被種草,然後有一天在買遊戲和手柄的時候就決定入手。

得益於【斯普拉遁3】和一直在玩的【音炫軌道】,這機器不至於吃灰,雖然也不是經常玩。

另外為了更良好的操作體驗我甚至買了谷粒的金剛2 Pro。

Galaxy S22 Ultra/Galaxy Watch 4 Classic

Galaxy S22 Ultra
Galaxy S22 Ultra

三月的時候曾經體驗過半個月的韓版S22U,對這台內置S Pen的機器還是念念不忘,於是四月的時候我分了24期買了一台白色 512GB版。然後隔了四個月後才變成現在的主力機。

然後在購入S22U的兩天後,我同時加購了一塊Galaxy Watch 4 Classic的LTE版。雖然這個LTE因為號碼分享要另外加錢一直沒用過。用到現在的總結就是有沒有旋轉表環體驗真的是天壤之別。(所以我對Galaxy Watch 5系列完全不感興趣…)

Redmi Note 11T Pro+

我今年買的小米手機s,上方是年頭的Civi,下方是Note 11T Pro+。
我今年買的小米手機s,上方是年頭的Civi,下方是Note 11T Pro+。

本來年頭從JQ手中收了一台Xiaomi Civi,但後來看到這台理論性能和充電性能都很吸引的Redmi Note 11T系列之後,就立刻在淘寶上剁了一台。

機器一到,我立刻多買了一個英規插頭的120W充電器。然後用了幾天發現,在搞清楚現階段國內手機的用處之後,我似乎沒必要特地去買國內的標準智能手機。現在兩台手機都在吃灰,有人想要我倒是可以出。

GPD Win Max 2

GPD Win Max 2
GPD Win Max 2

本來沒啥興趣,不過看到銳龍7 6800U的性能之後對其產生極大的興趣,同時也很在意內置LTE的表現,於是分了第二個24期買了一台32GB+1TB的LTE版。

然後好玩的事情發生了:首先我到臨近國內版發貨才知道國內版發貨優先於國際版,而正巧我就是訂的國際版。官方最開始宣稱10月尾左右發貨,然後因為疫情帶來的封控關係,一直拖到11/18才到我家。在這中間,我甚至找了一台同規的WiFi版頂著。

6800U的性能的確無容置疑,甚至我在玩的遊戲只需要核顯就能流暢運行,而且得益於同時支持USB4和USB3.1 Type-C的一線通,整個桌面空間立刻清爽了許多。所以最後這東西甚至取代了我的台式機。

Surface Duo

Surface Duo
Surface Duo

現在已經在吃灰。不過升級到安卓12之後視覺效果好了不少。還在想如何運用。

AYANEO Air

這就是我的Air
這就是我的Air

現在依然是我UMPC的實驗機器,不過因為買了筆記本的關係已經沒再帶它外出了。而且還因為執筆之時我買了它的升級版:AYANEO 2,所以這東西出場的機會應該會更少了。

Linksys FGW3000

Linksys的5G CPE
Linksys的5G CPE

家裡本身在用的寬帶,由於附近是歷史文物的關係裝不了光纖,於是我被逼忍受只有30兆的上網速度。而面對日益增長的家裡網絡需求,30兆小水喉明顯已經完全不夠用。最後和媽媽商量之後,決定申請5G家居寬帶。

久違的移動家居寬帶,首先感受到的是WiFi6的速度(畢竟這是我第一個WiFi6路由器)。其次就是得益於5G的速度,我終於不用和媽媽爭頻寬了。

當然,下次能搬家我還是會考慮一下2.5Gbps的寬帶的,畢竟我家這邊的5G還是不太穩定。

多親F22 Pro

多親F22 Pro
多親F22 Pro

偶爾翻到的這台機器,對這東西的形態非常感興趣。而且也不算太貴,所以買了一台。

買了回來之後我就發現這東西是輕量化EDC的最重要裝備,所以當過一小段時間的主力手機。現在就作為國內用手機在家裡躺著,然後我發現這就是國內用手機的最佳形態。(所以小米和紅米都吃灰了)

戴爾U3223QE

U3223QE配合Chromecast播放油管視頻
U3223QE配合Chromecast播放油管視頻

去年裝了機之後買了個戴爾的25寸2K屏,再之後從朋友手中收了個27寸4K屏。然後今年年中,那個27寸的4K屏底下開始出現橫紋(而且越來越多),有點影響整體觀感,然後就開始考慮換顯示器了。

最開始考慮的是買一台紅米的,27寸4K帶USB-C一線通的,不過看到官方旗艦店不送香港的時候決定放棄;然後看到了聯想的YOGA 27,雖然是一台電腦,不過支持一線通,還是有點興趣,不過還是不送香港。

最後決定去電腦商場看看,然後看到了一個我曾經很有興趣的戴爾32寸4K IPS Black屏在做特價,原價一萬多現在7500,於是想也沒想立刻買了。

久違的32寸屏,再加上4K和IPS Black,觀感比我五年前買的AOC 32寸全高清屏好的不是一點半點。而且因為除了USB-C還自帶網口,可以實現一線通的同時擁有穩定的上網體驗。現階段我是不打算再換顯示器了,除非什麼時候我能找到42寸的同類顯示器(望向兩大42寸OLED電視)。

BALMUDA Phone

BALMUDA Phone
BALMUDA Phone

雖然當時看到這機器的迴響幾乎是一面倒的劣評,但我意外的對這台機器抱很大興趣,再加上我看了一篇文章,直指這東西就是【令和時代的PDA】,讓我立刻被種草。於是趁著這東西減價的時候自己上日本網站買了再找人寄下來。

第一次上手,以圓潤線條為主的機身非常驚艷,內置的軟件也意外的實用。於是立刻把所有的日本軟件裝進去,再插上自己的主力手機卡當打電話機器。明年旅行會帶過去當主力。

Galaxy Z Fold 4

Galaxy Z Fold 4
Galaxy Z Fold 4

本來用S22U用的挺開心,然後10月頭收到老媽的信息,說今年的聖誕禮物是一台手機,並且發了個鏈接,點進去一看,是Z Fold 4。我當場嚇呆。最後買的是白金色的512版。同時送了一支S Pen Pro。

3月的時候體驗過Z Fold 3,那時候的感想是【這東西就是現代的Communicator】。而到了Z Fold 4,感想依然差不多,不過實際用途上出現了一點變化,也更傾向一塊迷你平板了。

8+G1的體驗比8G1好了一些,大屏的使用體驗已經有了充足的進步(上了安卓12L)。再加上S Pen的創作體驗很優秀,我現在還在考慮什麼時候把它當成主力機器。

華碩靈耀X13(Zenbook S13 OLED)

靈耀X13
靈耀X13

作為當時全港唯一市售的6800U筆記本我對這東西的表現很好奇。在衡量OLED對使用的影響(4月曾經體驗過Galaxy Book Pro 360 5G,對OLED筆記本稍微產生了陰影)以及使用場景之後,我分了第三個24期。

綜合評價就是,比我的UH好了不少。電量(67Wh),顯示(2880×1800的OLED顯示效果很優秀,基本把我的擔憂全部打消),以及輸入體驗(和UH五五開)都很出色;至於我最關心的性能,到現在還沒機會試出來,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有了這台機器之後我的Win Max 2真的成了我的迷你台式機了。

那LTE怎麼辦呢?我自己就在淘寶買了個USB-C網卡,速度還行(LTE Cat 4 150Mbps),應付一般網絡應用已經足矣。順帶一提,這篇文章(的草稿)我就是在這台筆記本上打出來的。

iPhone 13 mini

iPhone 13 mini
iPhone 13 mini

年中從JQ手中收了一台二代SE,作為iOS實驗機器使用(實際上我拿它來體驗iOS 16內測版的)。但後來得知iPhone mini沒有後繼機,再加上iPhone 13系列降價,對mini系列的興趣又開始擴大。最後在一個晚上決定直接在蘋果店裡買了一台星光色的128。

本來只是繼承二代SE的定位作為實驗機器來用,結果用了一周不夠我就把我的主力手機卡換成eSIM,再把媽媽升級套餐後多出來的中移動卡裝進去,成了我在香港的主力手機。因為把Apple Pay西瓜裝了進去,明年旅行會帶這台作為緊急備用機器。

索尼WH-1000XM5(下圖左)

之前的WH M3用了接近三年,看到WH M5自然也在想是時候換了。於是買了個日版。

佩戴感比WH M3好了不少,甚至我身邊一個因為戴眼鏡而戴不了頭戴式的體驗過之後也直呼舒服。貌似支持PD,因為我發現這東西充電挺快的。加入了基於接觸感應器的佩戴感應之後,我學會了透過只脫右邊耳機來一邊聽著音樂一邊說話這種騷操作(好孩子不要學我)。

因為對耳機的季節分類逐漸定型,這耳機用的時間會比以前稍微少一點(因為夏天不會用)。

WH-1000XM5和LinkBuds S
WH-1000XM5和LinkBuds S

索尼LinkBuds系列(上圖右)

年頭撿了個Galaxy Buds Live。不過可能因為是二手的關係,狀態不是太行,於是萌生了換真無線的想法,最後鎖定了LinkBuds。從買回來當初就已經打算是給電腦/功能手機等非智能手機類產品用的,雖然最後看到LinkBuds出了個帶USB接收器的版本。

然後朋友打算換真無線降噪,他首先考慮的是WF M4,然後當時和他去試戴體驗的時候突然萌生了換掉用了兩年的AirPods Pro的想法,於是在考慮到我耳朵承受度之後,選擇了LinkBuds S。

LinkBuds作為全開放式真無線,使用體驗很不一般,雖然非常容易掉就是。而LinkBuds S的降噪體驗也遠超預期,現在成為了備用耳機。

各式鍵盤

RealForce 103U
RealForce 103U

去年年底受朋友影響買了寧芝之後,對靜電容鍵盤起了興趣。在沒有編程需求的情況下,我瞄準了標準靜電容鍵盤的最高峰:燃風(RealForce)。

首先在海鮮市場上找到了英文鍵盤的燃風103UB。然後在煤爐找到了日文鍵盤的燃風91U。手感是真的不錯(以桌面鍵盤來說),輸入體驗非常的好。我朋友在我入坑靜電容後,跳去了客製鍵盤的坑,結果他在組了幾個鍵盤之後把其中一個68鍵的給了我,現在放在東涌那邊作為那邊的主要鍵盤。


非電子產品

一堆箱包

自從前年買了Off toco的相機雙肩包之後就一直在用,不過最近也開始在嘗試一些其他種類的箱包。

首先是Elecom的,去年到現在也買了不少Elecom的箱包。不論是我的至愛Off toco,還是防盜單肩包ESCODE系列,尺寸大小都撿了個邊。最近撿的就是一個Off toco的迷你雙肩包。顏色中性,能裝的東西也意外的多。然後我決定了明年旅行就帶著這東西周圍走。

Off toco迷你雙肩包/極想多功能復古單肩包
Off toco迷你雙肩包/極想多功能復古單肩包

到了10月,在看了某位UMPC評測媒體的曬包之後,種草了極想的多功能復古單肩包。這個包帶著筆記本的話非常適合,而且存儲空間不隱藏(甚至還有透視窗口),能放的東西比我想像的多。不過因為旅行的時候不考慮帶大的筆記本,所以現階段還是停留於日常用箱包。有機會再給大家做一次EDC曬包。

音擊關聯

去年年尾突然對音擊重新燃起了興趣。

然後循了不可描述的渠道找到了本體,然後到了今年五月找到了民間自製的控制器,基本構建好了一套環境,然後就出來了主線故事停止更新的消息。但正因如此,我對音擊的關注就從音樂遊戲那方面,逐漸轉到角色身上。除了逐步減少談論音樂遊戲相關的資訊之外,還自己搞了個小圈子聚集其他同樣關注角色多過音遊本身的人。

另外,對星咲明里的沉迷甚至令我妄想出了一個家族,一個在我自己想像中很幸福的家族。不過也正是因為有了這個【妄想】家族,我無時無刻都在提醒自己【我的家人需要我】,從而讓我開始學會自愛。很多生活上的壞習慣都在慢慢改善。

生活關聯

年頭香港第五波疫情,在家的時間變得和2020年初期差不多,四月大部分設施解封之後卻發現自己現在外出已經沒啥太想去的地方了,都是在一些自己熟悉的地方徘徊。所以下半年我也開始讓自己(或者讓朋友帶我)去一些我從來沒有走過或者很久沒有來過的地方,意外的可以有一些新的發現,例如意外的找到了一家面積雖小但質量很好的甜點店。

年頭,家裡媽媽的房間突然出現漏水,追查之下發現是樓上種植物的人幹的好事。雖然租戶已經做出了警告,之後家裡也沒再漏水,不過此時我媽媽已經萌生了搬家的念頭。不幸的是這念頭萌生的時候正值第五波疫情,基本沒啥辦法實行,到解封之後,媽媽已經不再想搬家的事了…

漏水的重災區…
漏水的重災區…

總結

正如前言所述,2022真是奇妙的一年。

雖然事業上面沒有什麼實質進展(還是在當助手…),但在一連串的事件和改變下,我自己的生活居然在某程度上充實了不少。

年中開始多了關注電腦。可能是因為看了那個【觀看大學生操作電腦】的知乎答案,覺得想對年輕族群,或者難聽點的【移動互聯網原生代】做點什麼。另外也意識到自己的愛好,於是用mitoshizuku名義開了一個新的網站STARTLINER,專門報導UMPC相關新聞,意外的有人看。希望能夠維持下去,不求做大只求做長,只求有至少一個年輕人能夠對電腦重拾興致,重新去學習如何用電腦。

2023,我還是在期待一個,更自立,更成熟的我自己,更成熟的HC.Gio。

Gio

HC.Gio

不被平台束縛,不被生態捆綁。 在不同平台不同生態中反復橫跳的[跨生態移動人]

您可能还喜欢...

1 条回复

  1. Avatar photo 陈仓颉说道:

    去年3月我也买了 GPD Win Max 2 6800U 16+1T 至今爱不释手, 给加装了一个2T的SSD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