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发展新思路:从MateBook E(2019版)看ARM二合一设备的未来
更轻、更薄、更便携,永远是笔记本电脑所追求的。自从智能手机崛起之后 ,传说中牢不可破的“Wintel“联盟,似乎也有点不攻自破的意思。当平板电脑开始侵占很多用户曾经使用PC的时间的时候,微软也懂得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术业有专攻,作为世界第一芯片设计生产大厂,Intel这几年却没有那么顺风顺水。从宏观上来说,智能手机崛起所带来的移动化生产生活方式,对于Intel来说并不总是好消息。不久之前,Intel也宣布放弃自主研发5G基带的尝试。就算是消费领域,Intel也要提防ARM架构的一票弟兄们来突破自己的笔记本业务的“马奇诺防线”。在2019年7月底,苹果正式收购英特尔的基带业务,手机业务距离Intel越来越远。
而另一边,苹果和高通已经开始行动了。
苹果的答案依然是iPad。当然苹果也心里清楚,这时候用ARM架构的iPad直接刚Intel那就是蜉蝣撼大树,不过应该还有一种“曲线救国”的操作。在2019款iPad Pro发布会上,苹果也骄傲地宣称,搭载新版A12X处理器的iPad Pro更是超过了市面上92%的笔记本电脑性能。虽然很多人对这个数据莫衷一是,可是也的确说明,x86架构和ARM架构之间没有性能上不可逾越的鸿沟。若不是众多x86架构的软件应用在维护着整个x86生态圈,Intel的溃败可能会来得更快。
高通的答案是推出所谓的Always Connected计算机,简单说就是运行Windows 10系统、搭载高通移动计算平台的平板电脑。作为软件行业领头羊,微软非常积极地配合了高通的动作。因为微软也需要构建一套更为轻量化的Windows生态,用来满足譬如HoloLens这种新设备的运行。在目前Intel依然无法提供类似高通骁龙处理器这种功耗和性能都非常平衡的产品之前,微软更有理由好好发展一下ARM的Windows。
微软也有自己尾大不掉的问题。微软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各种各样的基于x86架构的Win32软件和游戏,每次操作系统升级,微软也尽可能照顾好这些“老用户”的各种诉求,缺乏苹果对于自己生态“独裁”一样的控制力。所以就算是ARM版本的Windows 10,微软也要尽可能让用户可以平滑过渡,依然可以运行大部分x86软件。
微软的Surface绝对是划时代的产品,在当年笔记本电脑日渐唱衰的环境下,愣是细分出一块“二合一”设备的一亩三分地。从Surface 3到Surface Go,微软也发现小尺寸便携“二合一”设备拥有极大的商业潜力,而这种产品形态,用高通骁龙系列芯片显然更合适:发热控制更好,性能也不错,还“附赠”无线LTE基带。随着Windows 10 on ARM系统的成熟,微软势必会推出搭载高通骁龙全套移动平台的Surface。
这次所体验的设备,就是华为推出的、搭载高通骁龙850移动计算平台的、运行着ARM版Windows 10的产品:华为MateBook E 2019版(以下简称MateBook E)。在微软没有亲自推出ARM版的Surface之前,看看华为给出的答案。
MateBook E拥有两种配置,分别为256GB和521GB两个存储容量。本次体验的设备为存储容量256GB的低配版,售价在4000元左右,另外购买了华为专用的价值200元的M-Pen lite手写笔。主要配置如下:
CPU | 高通骁龙850移动计算平台 |
运行内存 | 8GB(LPDDR4X) |
存储 | 256GB |
主机尺寸 | 278.82*194.22*8.5mm |
主机重量 | 698g |
屏幕尺寸 | 12英寸 |
屏幕分辨率 | 2160*1440(比例3:2,216PPI) |
屏幕亮度 | 350nit |
屏幕对比度 | 1000:1 |
接口 | USB Type-C 3.0接口*1、3.5mm耳机接口 |
摄像头 | 前置:500万像素(F2.0光圈) 后置:1300万像素(F2.2光圈) 无闪光灯 |
电池容量 | 36.3Wh |
设计
MateBook E家族是华为笔记本电脑中偏向轻薄和二合一的产品线,采用类似iPad Pro产品线的设计语言,闭合状态时键盘盖将机身正反面都覆盖住,类似“三明治”结构。与iPad Pro键盘盖最大的不同是,MateBook E的键盘盖拥有带转轴的可折叠支架,从而实现类似Surface的不同角度支撑。
首先从包装内容说起。MateBook E的包装盒里面同时主机和键盘盖,键盘盖无需像Surface那样单独购买。此外,附带配件有数据线、充电器和说明书等文档。
首先看键盘盖,颜色为非常深的灰色,接近于黑色,和iPad Pro的键盘盖颜色非常相似。上边一面为可以折叠翻转的支架,下面为键盘和触控板。整体采用尼龙布面,仿皮革纹理,摸起来不会打滑,但是也不耐磨。支架转轴只能向一个方向旋转,反向折叠可能会损坏转轴。新键盘支架转轴阻尼较大。键盘侧面还提供了用来插手写笔的套环。
主机与前一代的MateBook E系列非常相似,标准的平板电脑外观,背面也采用类皮革设计的纹理,颜色和手感与键盘盖一致。机器整体设计偏向圆润,侧边也采用弧度设计,与2018款iPad Pro那种直角边缘过度不同。
将主机和键盘组合连接,再插上一支专用的手写笔,这就是MateBook E的完全体了。这种“三明治”结构的设计对于主机保护更为全面,但是也增加了整个套装的重量。700g左右的主机重量,如果配齐键盘和手写笔,这一套重量为1200g左右,再加上原装电源,旅行重量在1370g左右。
如果看配上键盘和手写笔,整机1200g左右的重量绝对算不上12寸电脑里面的轻薄产品。整个设备拿在手上很“实诚”,非常有质感。MateBook E完全采用了平板的设计,在不开启屏幕的时候,看起来十足的Android平板味道,但屏幕边框相比Surface更窄。Surface屏幕边框为15mm,而MateBook E为10mm,配合上12英寸的屏幕,MateBook E观感更好。
机器三维尺寸为278.82*194.22*8.5mm,为一款标准的12寸笔记本电脑的尺寸,与超窄边框的12.9英寸的iPad Pro(三维尺寸为280.6*214.9*5.9mm)相比,尺寸显然还有压缩的空间。
但具体到做工上,MateBook E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属于这个价位平板应有的水平。键盘盖的支架转轴看起来可靠性一般,显然不如Surface的转轴耐用。当自己从实体店购买MateBook E的时候也注意到,作为展示机的上一代MateBook E系列键盘支架的转轴已经损坏,无法支撑机器。
在二合一设备的支架设计上,每个厂商给出了不同答案,这也是二合一设备中影响用户体验的非常重要一环。
Surface的支架设计牢靠,但会占用一部分机身空间,导致产品厚度较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惠普给出了更好的答案。
MateBook E的设计则完全是把产品的最终形态看作“平板”,而非二合一设备,所以把支架设计在了可拆卸的键盘盖上。iPad这么做没问题,但是Windows的二合一设备,恐怕绝大多数的时候都是要接着键盘支起支架使用的,所以支架设计和质量就极为重要。
首先说转轴手感,非常差。也许华为对于这种设计的转轴可靠性和耐用性也心知肚明,所以一开始把转轴阻尼设置非常高,需要很用力才能掰动。而且一定要注意,如果朝反方向掰动支架,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坏。
MateBook E的键盘和机身也采用磁吸连接,可是机身没有设置类似Surface的凹槽把机器卡住,而是仅仅在磁吸位置用略微的弧度与机身边缘贴合来增加稳定性。吸力远不如Surface,而且这种方式对于机身的固定能力很弱,仅凭机身背部与键盘盖后面的微弱吸附能力,MateBook E在支撑起来之后很容易被碰倒,调节的时候也不跟手。
键盘盖材质虽然有皮革纹理,但整体上依然感觉有些廉价。键盘与机身采用触点连接,掌托附近有华为的Huawei Share功能。键盘手感不错,键帽尺寸、键程、触发力度和回馈,都比较舒服。相比于Surface系列的键盘,手感偏软一些。当然,这种设计的键盘也没有Surface上的两段角度调节。
华为虽然没有在MateBook E上提供Windows Hello摄像头,但在侧面音量调节键中间提供了指纹识别,识别率也很不错。同时也提供了3.5mm耳机插口和一个USB Type-C插口。美中不足的就是这个唯一的USB Type-C插口,在平时要当作充电口使用,向外接其他设备的时候,需要使用转接器(最好带USB Type-C充电口的转接器)。
总结MateBook E系列的设计,在成本的限制下机器做工并没有太大缩水。MateBook E系列家族的设计基因就不完全是二合一设备,而更多偏向于平板。重量在12寸的设备中并没有太大优势。整体观感不错,但这种键盘盖和支架设计并不是最优解。Windows的二合一设备和iPad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产品。iPad的使用场景中,分为90%的触控+10%的实体键盘;而Windows二合一设备则是桌面模式使用的时间更长,所以这种键盘盖和支架设计用起来并不牢靠,桌面模式体验并不算好。而12英寸的设备,即使在平板模式下也不适合长时间手持使用。
手写笔
MateBook E搭载的是Wacom提供的AES技术手写笔,型号为M-Pen Lite,售价为199元。
这支笔没有提供蓝牙功能键,有些类似第一代Apple Pencil,只有单纯的手写笔功能,所以无需配对,直接使用。用户也可以购买其他带有功能键的Wacom的AES兼容手写笔,譬如Bamboo Ink(这款还可以换不同硬度笔尖)。
这只手写笔设计和质感非常出色,绝对不属于Surface那支六七百元的手写笔。只是笔尖没有Surface上的硅胶,在屏幕上书写很滑,甚至比Apple Pencil还要滑。
与Surface Go对比一下手写笔迹。
注意MateBook E笔迹中突然抖动现象,既截屏中红色圈出部分。这是在书写的过程中,屏幕触控受到干扰,手写页面和笔迹识别快速偏移导致的结果。Surface Go的手写笔和触摸屏则更为稳定一些。
这两组笔迹都是在手写笔效果优化最好的UWP版本OneNote中写出,但是效果差别很大。同样是0.5mm粗的笔迹设置,Surface Pen比划更粗,笔划变化不明显,笔锋效果没有MateBook E的手写笔效果好。这支手写笔提供了2048级别的压感,完全够日常笔迹和简单绘图使用。
值得表扬的是,无论是否接通电源,无论是横屏书写还是竖屏书写状态,MateBook E表现都非常稳定,笔划没有抖动的问题。
但是MateBook E手写笔延迟较高,写起来完全不跟手。这一方面是硬件问题,另一方面也是Windows系统优化不到位。手写笔延迟控制上,最好的依然是iPad Pro。或者说,配合Apple Pencil用过了拥有120Hz刷新率屏幕的iPad Pro,用Surface手写体验已经差强人意,MateBook E就更差一点。
另外不知道是不是驱动问题,MateBook E键盘盖没有自动屏蔽功能。把键盘盖翻折到机身背部,不会像Surface一样在系统中自动屏蔽键盘。所以当作平板手写的时候,最好把键盘拆下来,用起来远没有Surface便捷和优雅。
在键盘盖侧面有用来插手写笔的圆环,方便收纳手写笔。
总结MateBook E原装的手写笔体验,非常一般。缺乏蓝牙功能键让这支笔就算切换一个橡皮擦功能都要在系统菜单中手动选择,效率低。坚硬的笔尖在屏幕玻璃上滑动,较难控制好笔迹。手写笔延迟较高,快速书写记录的时候体验较差。
Always Connected
搭载了高通骁龙850移动计算平台的MateBook E,更像是一台Android手机,可以插SIM卡。不过Windows 10系统并不提供拨打手机收发短信功能,只可以使用移动流量。
这款产品可以看作是去年手机上用的骁龙845的超频版,CPU主频提高微乎其微的0.1GHz。
骁龙X20的基带自然不支持5G,但是对于4G还是支持三网通的。无论是iPad还是笔记本电脑,一旦用过LTE版本,就再也回不去了。
随时随地上网,不用担心公共Wi-Fi的安全问题,速率也有保障。MateBook E上,用取卡针捅出来卡槽,放好SIM卡,插回去再重启一下系统,wow,awesome,接下来就是享受的moment!
这个卡托是存储卡和nanoSIM卡一起的,所以当内置硬盘容量不够用的时候,可以通过插卡来拓展容量。
连接稳定性和速度都非常不错,平时看看网页、看看网页视频,只要不是YouTube那种真·4K,国内一票所谓的HDR高清也基本没问题。
所以MateBook E非常适合那些喜欢随时随地拿出手机就上网的用户。出门在外,除了生命,恐怕最重要的就算是手机电量了。开热点给笔记本电脑分享网络?开玩笑!这么重要的手机电量怎么能用来做这种事情?有LTE连接功能的MateBook E就非常方便。
还是那句话,用过有LTE的笔记本或者平板电脑,就很难再回去了。
性能
MateBook E采用高通骁龙850移动计算平台,性能整体上和去年的旗舰骁龙845差不多。内存采用UFS 2.1规格。标准的去年Android旗舰机配置。
对于ARM架构的处理器,还跑着Windows 10系统,这种情况下跑分很难客观衡量机器实际表现。常见的Geekbench这样的跑分软件,在Windows上的版本都是基于Win32架构的,在运行的时候本身就有一定性能损耗。另外,由于目前Windows 10 on ARM的限制,对于Win32的桌面应用只能运行x86版本,不能够运行x64版本。
Geekbench也提供了对于ARM框架的测试支持,可以娱乐跑分一下。虽然意义不大,还是用搭载奔腾4415Y处理器的Surface Go做一下对比。对于ARM架构的Windows设备,Geekbench提供了两种测试:32bit和AArch64,分别对应模拟32位应用和ARM架构的程序程序应用场景。此外,不支持对于GPU跑分的“Compute Benchmark”功能。
在32bit跑分环节,MateBook E单核得分1329,多核得分3728。
在AArch64跑分环节,MateBook E单核得分2272,多核得分7100。
对比Surface Go。在32bit跑分环节,Surface Go单核得分1700,多核得分3209。
在64bit跑分环节,Surface Go单核跑分1251,多核跑分3623。
从跑分上来看,Surface Go没有什么优势。如果是对比在MateBook E上跑ARM的应用和在Surface Go上跑64bit的应用,似乎MateBook E性能是Surface Go的两倍。可是用起来真的是这样么?
应用测试
对于ARM架构的Windows设备,很多人都很好奇,具体的生产力软件和娱乐类应用、游戏能否流畅地运行起来,其性能的上限是怎样的。在进行具体的应用测试之前,先说明一下Windows 10对于ARM架构的支持。
Windows 10 on ARM,这个为ARM而开发的操作系统,其核心是WOW64层,即Windows on Windows(64bit)层,可以看作是在Windows操作系统之上再运行一个模拟Windows层。因为Windows操作系统最大的优势就是数不胜数的各种生产力软件。Windows应用商城的失败,让微软更不敢断然放弃对传统Win32应用程序的支持。为了让Win32的软件跑在架构完全不同的ARM处理器上,微软提出了WOW层,这是一个类似虚拟机的层级,可以让Win32程序跑在这个层上,然后这个层再负责与真正底层的Windows 10 on ARM操作系统交互。这个技术最早微软是用来让32位的程序运行在64位的操作系统上的。
当然Windows商城中的UWP应用,可以在软件开发编译的时候选择ARM架构,这样出来的程序就可以原生运行在Windows 10 on ARM这个系统上。
简单来说,采用ARM处理器的Windows设备,只能运行两种程序:32位的传统Win32程序(暂时无法运行64位的Win32程序),或者是专门为ARM编译过的应用程序(主要是UWP应用,开发者还得提交过ARM版本)。
运行在WOW层上的软件,就算微软有神优化,其性能理论上也会打折扣。2018年底,微软给Visual Studio带来了ARM64编译的支持,这样在Windows 10系统上,不仅仅可以运行32位的ARM程序,也可以运行ARM64程序了。如果开发者选择用ARM64编译应用,则可以享受到骁龙850处理器带来的更好性能。
在官方文档中,微软非常自信地认为,这种技术可以保证Win32程序的使用体验也依然流畅自如。
这一切的美好设想,其实都基于三个前提:第一,微软能保证性能和兼容性;第二,开发者愿意提交UWP应用,并且编译为ARM版;第三,应用依然有大量的32位版本提供。
首先说第三点,这就有点与目前软件开发趋势背道而驰。Windows阵营花了十几年的时间,终于开始要软件全面64位化了,这时候微软又恬不知耻地要求开发者再保留一份32位版本,似乎有点在历史洪流面前螳臂当车了。目前稍微“重一点”的软件和游戏都已经全面转为64位,譬如Adobe全家桶、各种3A游戏大作等。
而第一点,是微软自己的事情,就看其诚意如何了。第二点前景也非常不明朗。打开Windows应用商城,靠谱还在频繁更新的UWP屈指可数。不管是世界500强还是精品小作坊,愿意开发和维护UWP应用的厂商屈指可数。各种冒名顶替的软件鱼目混珠,最好的情况也是开发者把Win32的桌面程序直接提交上去(微软已经允许提交Win32应用)。这种情况下,期待自己想用的软件有ARM版本,似乎有点不切实际。对于大部分UWP应用的开发者来说,心里一般都抱着“有就不错了,要啥自行车啊”的心态。
首先说一下系统体验。非常流畅,和Surface Go形成鲜明对比,甚至上手之初,单凭系统界面的相应速度来看,有一种在用低压i5处理器的感觉。
由于不能一一列举各种生产力软件和游戏,这边就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
浏览器
Windows 10目前还默认搭载的是EdgeHTML内核的Edge处理器,不过在不远的将来,Edge将会采用现在大部分浏览器都使用的Chromium内核。其他内核中主要是采用Gecko内核的Firefox浏览器。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ARM的Windows设备越来越多,Firefox也开始发布原生的ARM64版本(目前仍为测试版),这比安装x86的32位版理论上性能更好一些。测试用也使用这个版本的Firefox。Chrome也有相应的计划,但尚未发布。
Edge
虽然微软的Edge浏览器渲染网页速度一直不是特别理想,但是在Windows上综合表现一直不错,兼容性也较好。尤其是对于触摸屏和触摸板优化更好。
浏览器体验非常好。滑动、点击、加载速度很好。但是偶尔加载完成却网页一片空白的问题的确依然存在。
即使是大量图片和视频混杂的网页,浏览起来也很流畅。在B站播放弹幕爆炸的视频,在前30秒加载完毕之后,之后的播放过程也非常流畅。在滑动过程中,如果需要加载下面的图片,会造成偶尔的卡顿。
对于Flash播放器的老旧网站,Edge也能轻松处理。用Flash播放器播放腾讯视频的内容毫无问题。
Chrome
Chrome没有ARM64位的Windows版本,只能安装x86的32位版本。
浏览体验和Edge不分伯仲,但不存在网页加载完却一片空白的问题。此外,也存在加载图片的时候滑动卡顿问题。
Firefox
拥有原生ARM64版本的Firefox表现更好,在加载图片过程中滚动页面也不会有卡顿。
内存占用对比
同样打开bilibili首页来测试三个浏览器的内存占用。
Edge | Chrome | Firefox | |
---|---|---|---|
内存占用(MB) | 272.2 | 241.2 | 568.9 |
虽然不是原生ARM64程序,但是Chrome对于内存占用优化更好一些。令人吃惊的是Firefox竟然占用了这么大的内存。
播放器
Windows 10的视频播放器占用资源很少,而且对于H265编码解码效果更好。
用H265编码4K视频测试,具体视频参数参考PotPlayer中截屏。这段视频已经算是4K视频中质量较高的,对于系统解码能力还是有一定考验的。
均使用播放器默认设置来播放视频文件。
系统自带播放器 | VLC播放器 | VLC播放器(UWP) | PotPlayer(32位版) | |
---|---|---|---|---|
打开速度 | 慢 | 中 | 快 | 快 |
播放效果 | 流畅 | 花屏 | 流畅 | 流畅 |
快进/定位 | 非常卡顿 | 流畅(花屏) | 卡顿 | 流畅 |
用Surface Go播放同样的视频,结果更好一些。
系统自带播放器 | VLC播放器 | VLC播放器(UWP) | PotPlayer(64位版) | |
---|---|---|---|---|
打开速度 | 慢 | 中 | 快 | 快 |
播放效果 | 流畅 | 流畅 | 流畅 | 流畅 |
快进/定位 | 非常卡顿 | 流畅 | 流畅 | 流畅 |
对于这款H265编码、10bit的视频来说,这已经比较能挑战两台设备的极限了。事实上这种片源并不好找,平时下载的一部5GB大小左右的电影,MateBook E播放起来完全没有压力。
办公
Office
微软对Office在各个平台的表现都优化得非常到位。在MateBook E和Surface Go上,两台设备运行Office软件都很流畅。
测试打开一些比较复杂的Office文档。首先是大小在40MB左右的图文并茂的Word文档。MateBook E表现很好,打开速度快,浏览编辑过程非常舒服,无压力编辑文档。在滚动的时候,随着文档内容的加载,滚动会略有卡顿。
打开大量图片和动画的PowerPoint文档,MateBook E依然保证了非常好的流畅度。对于页面的编辑得心应手,不过也依然存在后面页面加载过程中卡顿的问题。
打开超大型Excel表格,每个Sheet均有3万多行数据。编辑依然不存在任何问题,只是屏幕会有频繁的刷新感觉。
总结MateBook E使用Office软件体验,基本达到了i5水平笔记本应有的水平。微软其中的优化功不可没。
Adobe
由于最新版本的Adobe全家桶都采用了64位架构,所以是无法安装运行的。目前能找到最新版本的32位Adobe全家桶只有CC 2018版,其中Premiere Pro、 After Effects都不提供32位版,所以先测试Photoshop。
32位版本的Photoshop可以在MateBook E上顺利运行,界面响应流畅。打开用富士x100f拍摄的JPG图片(10MB左右),打开文件时间在30s左右,对照片进行色彩调节的时候,明显感觉到卡顿,性能力不从心。如果是更为复杂的滤镜处理,会消耗更多的时间。
由于MateBook E显示屏尺寸较大,在显示Photoshop主界面的时候不会存在Surface Go缩放问题。但是整体编辑图片的流畅度上两者差别不大。
CAD
CAD类软件普遍非常臃肿,AutoCAD在Surface Go上运行效果很差。有趣的是,AutoCAD从2018版本之后虽然提供了32位版本,但是却无法安装在32位的Windows 10系统上(只能安装到32位的Windows 7或Windows 8.1上),自然也无法安装在Windows 10 on ARM上。
其他办公软件
事实上,最近自己也在尝试在多媒体创作领域摆脱Adobe的束缚。作为“正版软件的受害者”,Adobe系列越来越高昂的订阅价格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如果需要类似Photoshop的修图软件,又需要Premiere Pro这种剪辑软件,就必须要订阅Adobe全家桶,一个月52.99美元的订阅价格实在是让大多数普通用户望而却步。
于是推荐大家尝试一下Affinity Photo作为Photoshop的替代品。如果使用macOS系统,剪辑视频可以尝试使用FinalCut Pro X。这些都是一次性买断的软件,无需深不见底的订阅费用。
但是Affinity Photo虽然也在Windows应用商城上架,但是也无法安装在MateBook E上(需要64位系统)。
日常应用软件
QQ、微信、TIM
腾讯的聊天软件其实在安装的过程中,都给系统安装了虚拟的驱动程序,用来保证这些聊天软件的运行。腾讯非常良心地提供了ARM版本驱动,所以这三款聊天软件都可以流畅地在MateBook E上运行。
Steam
Steam可以顺利安装在MateBook E上,但还要看具体游戏配置要求。好在以MateBook E的配置,只能运行一些32位的经典老游戏,譬如帝国时代2。
帝国时代2是一款比较吃CPU的游戏,事实上,微软新推出的帝国时代2高清版在MateBook E上依然无法流畅运行。
狂野飙车9
作为常用“跑分游戏”,狂野飙车9拥有不错的画质。通过Windows应用商城下载安装,对比在MateBook E和Surface Go上运行效果。
依然是Surface Go更胜一筹。在最高画质的设置下,Surface Go在所有场景中都表现出色,画面基本稳定在60fps。而MateBook E则在很多稍微复杂的场景中出现了卡顿和掉帧。
AVG
大部分AVG游戏都是比较轻量化的32位程序,所以应该在Windows 10 on ARM上顺利运行。这里测试的是经典的《Nekopara》系列。
非常流畅!极其流畅!特别流畅!
相比于小尺寸的Surface Go,MateBook E的12寸大屏幕带来的体验更好,细节动作更为生动。
应用测试总结
综合来看,MateBook E在软件丰富度上有所不足。在购买之前,一定要确认好自己所需要的软件是否能在MateBook E的Windows 10 on ARM系统上运行。
另外,在可以使用的软件中,MateBook E并不能提供足够的性能。事实上,Surface Go性能算是低的,而MateBook E在很多时候表现并不比Surface Go好。
在日常使用中,如果不需要专业软件,仅仅是看看网页、用用Office、用手写笔记记笔记、偶尔在线聊天,MateBook E的体验要比Surface Go更好。在系统的整体流畅度上,MateBook E比Surface Go好很多。如果把MateBook E和Surface Go同时放在商场柜台上供消费者体验,由于展示机并不会安装太多软件,单纯对比系统流畅度,相信很多用户会觉得MateBook E体验更好。
简单来说,Surface Go虽然性能不济,有时候也能咬咬牙赶鸭子上架,偶尔装个AutoCAD也不是不能用。但是MateBook E就有一点麻烦了,不能安装运行的软件,就算捏着鼻子也没法用。可是在同样的轻度办公领域,MateBook E体验更好。
屏幕&影音
同为4000元左右价位的设备(Surface Go更贵),MateBook E提供了更大的12英寸屏幕。
对比一下MateBook E(左)和Surface Go(右)的屏幕表现。
可以明显看出两块屏幕在色彩表现上区别很大。MateBook E的屏幕色温更冷,画面更为清淡,糖果和包装布的细节更为明显。
MateBook E与Surface Go的最高亮度基本相同,MateBook E的画面表现整体偏蓝一些,尤其是天空,MateBook E蓝色更深一些。
对人物的表现上,色彩偏暖一些的Surface Go观感更好一些,人的皮肤看起来更为红润自然。
总体而言,MateBook E给人屏幕感觉明显偏冷偏蓝一些,画面饱和度也更高一些。同样也得益于更大尺寸的屏幕,对比Surface Go,在观看视频的时候观感好很多。毕竟眼睛对于画面尺寸更为敏感。
声音外放效果上,MateBook E音量更饱满,虽不至于有什么特别出色的外放,但是对比Surface Go上面听个响的“小喇叭”,提升非常明显。而且MateBook E的“嗓门”也非常大,最大音量也下也不存在破音的问题。不过与拥有四个扬声器的iPad Pro相比还是有差距。
总结来说,MateBook E在影音上提供了较好的硬件基础。屏幕表现中规中矩,外放声音不错。这样就算当作纯粹的娱乐用平板,也有不错的表现。缺点是不适合长时间握持,躺在床上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摆放姿势……
总结
MateBook E是一款非常有趣的设备。
在笔记本电脑领域,本是彻头彻尾“新兵蛋子”的华为,却把MateBook系列做得有声有色。搭载Windows 10 on ARM的MateBook E,也表现出华为与很多笔记本厂商不同的思路。
在以纳德拉为核心的第三代微软领导集体中,Windows已经没有从前那么重要了。随着移动设备的兴起,Intel对于微软也没有那么重要了。牢不可破的Wintel联盟也开始“不攻自破”了。Windows 10 on ARM并非微软第一次在ARM架构上提供Windows的尝试。在Surface诞生初期,微软就推出了Windows RT。最终这个系统和当年的Windows Phone系统(后来的Windows Mobile系统)一样,成为微软发展史上失败的典型案例。
历史上,微软并非缺乏远见卓识,但总会在不合时宜的时机推出过于超前的产品。譬如微软很早就预见了平板电脑的潜力,推出了Windows XP Tablet Edition(Windows XP平板系统)。
在Windows 8的时代,运行在ARM架构的Windows RT系统失败了。而在今天,苹果在谨慎地尝试用iOS系统(iPadOS)来给用户提供一定的生产力,甚至不惜让12英寸的MacBook停产从而给iPad腾市场。
即使苹果煞费苦心让macOS和iOS有尽可能多的联动功能,微软的想法却全然不同。微软一直尝试让全功能的Windows覆盖到极可能多的设备上,所以才有了UWP构想,才有了Windows 10 on ARM。
可是目前来看,UWP的尝试又一次失败了,微软自己的系统级别应用也开始放弃UWP框架,改为更为普及的PWA(Progressive Web App,渐进式Web应用)。显然Windows 10 on ARM无法收益于此。
由于Windows上的传统Win32应用的64位化式大势所趋,所以微软目前最大的任务是在给Windows 10 on ARM优化32位程序性能表现的同时,再允许用户运行64位程序,从而彻底打破x86和ARM之间的壁垒。
但是坏消息是,来自国外媒体ZDNet于2018年底的采访中,Window经理Erin Chapple表示:
In addition, Windows only supports the Windows on Windows (WOW) abstraction layer for 32-bit applications, not 64-bit applications. We would have to add support for a 64-bit Windows on Windows layer.
This is technically possible, [but] it is a resource trade-off of the work necessary versus the benefit to the user. When we looked at our telemetry for the most-used applications on Windows, we found that the majority of them have x86 versions. A lot of applications also have only x86 versions. Most of the 64-bit only applications are games which are outside of the target customer for this device. Lastly, those applications that are 64-bit only typically want to run natively for performance reasons. As a result, we decided to focus our engineering investments on the native ARM64 SDK to enable developers to natively write their application for the device.
简单来说,在ARM架构上模拟x86-64架构工作量非常大,微软经过研究发现,大部分有64位程序的软件也都提供了32位版本,而那些强制使用64位应用的软件和游戏都是需要64位所提供的更大内存管理能力和更好的性能,这反而不是ARM强项,所以提供64位模拟层的工作就没有这么紧要了。就算理论上可以运行64位的Premiere Pro或者大型游戏,ARM设备所带来的实际性能也无法流畅运行。
回到MateBook E这台设备本身,在较低的价位提供了不错的做工,可是不是最好的“二合一”设计。那块永远吸不紧对不准的键盘非常影响使用体验,而且缺乏翻转自动屏蔽功能。也许是华为要强制用户在使用平板模式的时候丢掉键盘以获得更轻盈的感受,用MateBook E快速手写笔记,反而是一种折磨。
MateBook E有点像星巴克里面那些花里胡哨的“季节限定版”星冰乐,在店面看起来摸起来随手写写画画感觉还真不错,可是一旦长时间深入使用起来,却发现这台设备在细节上很不及格。作为有手写笔的平板电脑,手写笔没有功能键不够方便;手写笔延迟较高,与Surface系列差距明显,更无法与iPad Pro相比;键盘翻转不能屏蔽。作为笔记本电脑,Windows 10 on ARM软件游戏资源有限,兼容性一般,无法充分享受Windows软件丰富的最大优势。
所以,在购买前,依然要三思。不差钱买来体验一下Windows 10 on ARM系统、感受下微软在这个领域的新发展和新想法尚且可以,若是想购买一台能干活的“二合一”设备,也许Surface依然值得考虑。
大胆预言,在今年的Surface产品线中,微软一定会加入ARM版本,也许是Surface Go的继任者。但微软什么时候能真正提供一套成熟的ARM版Windows,却是一个遥远的未知数。可能无数媒体会真的为iPadOS“狂欢”,鼓吹iPad所能提供的生产力,但冷静下来想想,iPadOS所提供的那“微不足道”的生产力,也仅仅是Windows、Linux和macOS三大桌面系统的冰山一角而已。
也许,最好体验MateBook E的方式,就是忽悠身边人傻钱多的哥们买一台,借来玩两天,然后,请做好断交的准备。售价4000元左右MateBook E虽然相对于很多“二合一”设备更便宜,但所提供的生产力和使用体验并不太值这个价钱。家里没矿的同志们,还是去淘宝搜索“上海小艾”,那儿有更多质优价廉的Surface在等着你!
看来,又是一个avg游戏神器(滑稽)
生产力~生产力~~~
arm能装x86的chrome?不是一个架构吧。
反正对华为没有好感,不可能买的。
可以,微软在系统层面等于提供了一个x86虚拟机~
顶
这是华为某种意义上第一款搭载高通旗舰处理器的设备,之前华为设备使用的高通处理器全是6系和4系甚至2系的中低端处理器
华为的wacom aes笔被阉割了一刀,所以并无法和其他wacom aes笔通用,就连自家的不同型号wacom aes笔之间都无法通用……
作为能够独立研发ARM芯片的华为,MateBook E定位很微妙……而且为了进一步压价,的确在很多硬件成本上华为进行了精简……
”相比于小尺寸的Surface Go,MateBook E的12寸大屏幕带来的体验更好,细节动作更为生动。”
哈哈哈,不禁笑出声